这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认知误区,宝妈中招了吗?

2020-08-05 10:54:12

80

       很多宝妈有着“盆底脱垂”、“尿失禁”、“夫妻生活不协调”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上却存在许多误区,因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越来越严重。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宝妈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常见的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产后只腹部塑型,忽视盆底康复

       错!许多产后宝妈没有正确意识到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往往把注意力放到瘦身、塑形上面。但腹部塑形往往更加重了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耽误了治疗,因此,应当先盆底康复,再腹部塑形。


       误区二:盆底康复不重要,症状重时才重视

       错!许多宝妈对盆底功能障碍不了解,把许多问题都归咎于没有坐好月子,出现了问题也“搁置不理”,殊不知这样会错过盆底修复的最佳时期。大部分产后宝妈都患有盆底障碍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误区三:剖腹产可以保护盆底不受伤害

       错!顺产宝妈,大多有产道扩张、肌纤维变形、张力减退、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等盆底肌肉松懈问题。而剖腹产宝妈同样经过妊娠的过程以及手术时腹直肌的分离。

       研究表明:在患有尿失禁和脱垂症的产后宝妈当中,阴道分娩占42%,剖腹产占35%,遗憾的是剖腹产的宝妈产后很少到医院进行腹部和盆底康复理疗。


       误区四:已经出现盆底障碍就难以恢复

       错!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复杂,而且治疗效果很好。盆底功能障碍的轻度病人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回家做盆底肌肉的锻炼。

       而中重度的病人可以在医院接受产后康复仪的治疗。以尿失禁为例,65%的人能彻底治愈,95%以上的人能缓解。


      误区五:还打算要宝宝不用做盆底修复

      错!很多产后宝妈以为还打算继续生宝宝就暂时不需要做盆底修复。其实,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再次妊娠,又会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加重。因此,再次孕育之前,也要注意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

产后盆底修复是女性的必修课,这不仅能帮助女性更好地保持魅力,更是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议宝妈们及早做好盆底功能障碍的筛查及治疗。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0558-2135111,我们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给您更加合理的建议!




客服电话:0558-2135111

医院地址:阜阳市颍州区中南大道333号

备案号:皖ICP备13000766号-2

阜市医广(2024)第0005号